长大官微
  • “三全育人”案例 ⑬ | 中俄学院以公派留学资助为切入口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中俄学院积极落实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瞄准战略需求,以资助育人为重点,多渠道开展公派留学资助申请工作。全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齐抓共建,形成联动机制,突出人才培养成效,公派留学资助申请屡创新高。

  • 宏图鼓舞人心,凝聚奋进力量——长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长春大学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和推动学校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校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上来,抓好“十三五”收官,精心谋划“十四五”开局,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 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6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长智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长春市教育局、吉林市教育局、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和长春市三十中学作交流发言。

  • 学校召开2020年度“三率”表彰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会

    12月16日下午,为了表彰在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考研率、毕业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召开2020年度“三率”表彰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会。学校党委书记孙爱军、校长李志瑶、党委副书记童猛、副校长王剑飞、副校长陈煜平出席会议。会议由李志瑶主持。

  • “三全育人”案例 ⑫ | 管理学院依托师生联合党支部构建组织育人新路径

    在党建育人理念下,管理学院推动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探索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创新路径,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 防控意识不能松,口罩还得好好戴

    日前,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重要提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长春市已进入冬季,正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病例,大家仍需加强个人防护,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遮盖住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累计使用不能超过8小时。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 我校与松原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长春大学服务地方能力,促进松原市经济社会发展,12月15日,我校与松原市人民政府、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会议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举树明,松原市委书记王子联、松原市市长于强,松原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长春大学党委书记孙爱军、校长李志瑶、党委副书记童猛、副校长张代治出席签约仪式。松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铁铎主持签约仪式。

  • 长春大学2021年高等特殊教育招生简章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全国第一所,也是亚洲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开创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学院现有针灸推拿学(视障)、康复治疗学(视障)、音乐表演(视障完全融合)、特殊教育(视障完全融合)、绘画(听障)、视觉传达设计(听障)、动画(听障)、工商管理(听障完全融合)、舞蹈表演(听障完全融合)9个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和1个特殊教育师范类专业,康复治疗学(3+2)、特殊教育(3+2)2个专升本专业。在校学生1394人,其中视障学生412人、听障学生459人,是国内在校本科残疾大学生数量最多的特殊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

  • “三全育人”案例 ⑪ | 应用技术学院依托“炎培学堂”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应用技术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院。成立六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与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先后与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聘请行业高管为学生讲授专业骨干课程,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 校园十佳官微评选 投票来了

    为进一步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带动学校各级微信公众号发展,形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的氛围,2020年“长春大学十佳官微”评选开始了!

  • “三全育人”案例⑩ | 弘扬新时期“团风”精神 凸显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志愿服务是“三全育人”工作中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新时期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是我校青年学子弘扬新时期“团风”精神的具体体现。校团委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和载体运用,积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 冠军!

    12月12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吉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青春思辨·动感出发”2020年吉林省“青年大学习”大学生辩论赛长春赛区总决赛在我校举行。经过激烈辩论,最终我校代表队获得冠军,这是我校在近年大学生辩论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最新动态
  • 学校举办2025年秋季干部教育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落实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党建重点任务实际需要,8月23日—27日,学校举办“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暨2025年秋季干部教育培训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处级干部和处级组织员170余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巩英春主持。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此次培训班是学校在全面总结“....

  • 学校领导深入校园调研走访新学期准备工作

    8月30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校长韩业带队深入校园多个重点区域,全面调研秋季学期开学前准备工作,检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系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并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剑飞、副校长王德军、副校长张洪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走访。在综合楼B区11楼,学校领导现场听取了关于办公用房搬迁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工作进度与办公环境优化措施,强调要加快搬迁进度,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 学校举办2025统计学与数据科学学术会议

    8月30日,学校举办2025统计学与数据科学学术会议。来自吉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副校长孙大文出席会议。会议特邀东北师范大学胡江教授、吉林大学丁雪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李卫明教授等八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判别分析算法、高维统计方法、深度学习等重要前沿领域。此次会议为我校统计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理念,为与会人员搭建了深入交流平台,....

  • 基层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观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主题集体备课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参加了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观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主题集体备课活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现了吉林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吉林人民和爱国人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参观过程中,教师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每一个历史故事,....

  • 媒体长大│吉林新闻联播报道我校思政课教师观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开展主题集体备课活动

    8月28日,我校思政课教师走进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在集体备课现场,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观看展品、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吉林新闻联播对此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