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官微
  • “三全育人”案例 ⑬ | 中俄学院以公派留学资助为切入口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中俄学院积极落实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瞄准战略需求,以资助育人为重点,多渠道开展公派留学资助申请工作。全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齐抓共建,形成联动机制,突出人才培养成效,公派留学资助申请屡创新高。

  • 宏图鼓舞人心,凝聚奋进力量——长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长春大学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和推动学校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校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上来,抓好“十三五”收官,精心谋划“十四五”开局,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 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6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全省教育系统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长智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长春市教育局、吉林市教育局、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和长春市三十中学作交流发言。

  • 学校召开2020年度“三率”表彰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会

    12月16日下午,为了表彰在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考研率、毕业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召开2020年度“三率”表彰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会。学校党委书记孙爱军、校长李志瑶、党委副书记童猛、副校长王剑飞、副校长陈煜平出席会议。会议由李志瑶主持。

  • “三全育人”案例 ⑫ | 管理学院依托师生联合党支部构建组织育人新路径

    在党建育人理念下,管理学院推动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探索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创新路径,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 防控意识不能松,口罩还得好好戴

    日前,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重要提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长春市已进入冬季,正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病例,大家仍需加强个人防护,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遮盖住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累计使用不能超过8小时。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 我校与松原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长春大学服务地方能力,促进松原市经济社会发展,12月15日,我校与松原市人民政府、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会议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举树明,松原市委书记王子联、松原市市长于强,松原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长春大学党委书记孙爱军、校长李志瑶、党委副书记童猛、副校长张代治出席签约仪式。松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铁铎主持签约仪式。

  • 长春大学2021年高等特殊教育招生简章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全国第一所,也是亚洲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开创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学院现有针灸推拿学(视障)、康复治疗学(视障)、音乐表演(视障完全融合)、特殊教育(视障完全融合)、绘画(听障)、视觉传达设计(听障)、动画(听障)、工商管理(听障完全融合)、舞蹈表演(听障完全融合)9个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和1个特殊教育师范类专业,康复治疗学(3+2)、特殊教育(3+2)2个专升本专业。在校学生1394人,其中视障学生412人、听障学生459人,是国内在校本科残疾大学生数量最多的特殊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

  • “三全育人”案例 ⑪ | 应用技术学院依托“炎培学堂”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应用技术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院。成立六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与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先后与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聘请行业高管为学生讲授专业骨干课程,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 校园十佳官微评选 投票来了

    为进一步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带动学校各级微信公众号发展,形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的氛围,2020年“长春大学十佳官微”评选开始了!

  • “三全育人”案例⑩ | 弘扬新时期“团风”精神 凸显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志愿服务是“三全育人”工作中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新时期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是我校青年学子弘扬新时期“团风”精神的具体体现。校团委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和载体运用,积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 冠军!

    12月12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吉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青春思辨·动感出发”2020年吉林省“青年大学习”大学生辩论赛长春赛区总决赛在我校举行。经过激烈辩论,最终我校代表队获得冠军,这是我校在近年大学生辩论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最新动态
  • 学校召开暑期维修工程安全工作部署会

    7月4日,学校召开暑期维修工程安全工作部署会。副校长王德军出席会议。会上,校园规划建设中心、安全处、后勤保障处负责人对暑期维修工程的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服务保障进行了工作部署。王德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5年学校暑期维修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并提出“保安全、保进度、保质量、保规范”的工作要求。王德军强调,要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压实安全施工责任,....

  • 学校与吉林省装饰材料行业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4日下午,学校与吉林省装饰材料行业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葛孝霖,吉林省装饰材料行业商会党总支副书记吴洪臣,吉林省工商联装饰材料行业商会副秘书长赵丹丹,吉林省林欣建筑装饰施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省建筑整装工程协会副秘书长吕波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就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达成多项合作共识。葛孝霖表示,吉林省装饰材料行业商会将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通过“....

  •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7月2日,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剑飞、副校长王德军出席会议。会上,安全处处长王一传达了近期省教育厅、省应急厅和省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文件精神,通报了近期发生的典型安全生产事件和典型火灾案例,并对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王德军全面总结了2025年春季学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情况,并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拧紧“六不”工作铁律。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 学校举办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习活动

    近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习活动。87名近三年新入职教师参加活动。理论学习环节,校督导组副组长黄晶梅教授作了题为《OBE理念指导下大学教师如何备课及撰写教学文档——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视角》的专题报告,通过展示优秀教学大纲与教案实例,深入剖析了备课环节中如何精准锚定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强调OBE理念下备课需将学生未来所需的综合能力细化至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教学文档撰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

  • 学校赴长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展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

    为深化政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7月1日,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行赴长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展政校企对接活动。长春市朝阳区科技局局长何刚、副局长孙兴华,长春市朝阳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蕾,吉林省吉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祥银、副总经理张海强参加活动。会上,何刚介绍,此次政校企对接旨在搭建三方合作平台,整合政府政策支持、高校科研人才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共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朝阳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