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阅读量:

党建网微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广东各界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也为全国各地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天,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不同,西方现代化那种两极分化、掠夺别国等道路我们不能走也走不通。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带动和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有序转移。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大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党建网微平台
编辑:王昉

最新动态
  •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7月2日,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剑飞、副校长王德军出席会议。会上,安全处处长王一传达了近期省教育厅、省应急厅和省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文件精神,通报了近期发生的典型安全生产事件和典型火灾案例,并对2025年暑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王德军全面总结了2025年春季学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情况,并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拧紧“六不”工作铁律。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 学校举办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习活动

    近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研习活动。87名近三年新入职教师参加活动。理论学习环节,校督导组副组长黄晶梅教授作了题为《OBE理念指导下大学教师如何备课及撰写教学文档——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视角》的专题报告,通过展示优秀教学大纲与教案实例,深入剖析了备课环节中如何精准锚定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强调OBE理念下备课需将学生未来所需的综合能力细化至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教学文档撰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可衡量性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

  • 学校赴长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展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

    为深化政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7月1日,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行赴长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展政校企对接活动。长春市朝阳区科技局局长何刚、副局长孙兴华,长春市朝阳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蕾,吉林省吉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祥银、副总经理张海强参加活动。会上,何刚介绍,此次政校企对接旨在搭建三方合作平台,整合政府政策支持、高校科研人才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共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朝阳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我校圆满完成首个“视障+听障”全类别普通话水平测试

    6月23日—28日,吉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长春大学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成功举行首次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人员同步普通话水平测试。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单联成到测试现场巡考并进行现场指导,学校副校长张洪杰陪同巡考。此次测试作为东北地区首个实现“视障+听障”全类别无障碍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和汉字培训测试中心南京直设站吴月琴站长等专家的授课和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