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办关于评估指标体系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理解与说明
7月13日,在学校第六次评建工作会议上,鲁毅光同志代表评建办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几具主要问题的理解进行了具体说明。
一、关于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有2个二级指标,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核心指标)、主讲教师,共6个观测点。
生师比:该项观测点对“生”和“师”都有严格的内涵和界定,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聘请的校外教师数×0.5),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数的1/4。这里涉及“专任教师”的概念,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教师职称,并且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所以我们学校的学工系统的具有教师资格、教师系列职称的人员,由于不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故不能统计在内。长期在管理岗位的,具有教师资格和职称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安排教学任务,如果这部分教师在评估时限内没有安排教学任务(如校级领导、处级干部),就不用统计在内。这项指标涉及到研究生比例、高级职称上课,统计的口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生师比还要注意把实验课教师,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考虑在内。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分析教师结构状态的“师资”是指全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教学、科研及管理岗位上的教师)。这与“专任教师”不是一个概念,“师资”与我们理解的在编教师意思相同。整体结构包括自然状况、数量、年龄、职称、学历、学缘、学科专业结构等。但指标内涵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仍然用专任教师做的分母。
主讲教师:是指当学年承担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不包括指导论文、设计、实习)。符合岗位资格是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比例=具有主讲教师资格人数/主讲教师数×100。通俗讲就是首先看这一学年都有那些教师主讲了课程,然后看在主讲课程的教师中谁具备资格。优秀标准为95%。公共外语可以单独说明。
教授、副教授上课:授课是指课堂授课,不包括专题讲座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习、课程设计)。按照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精神,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这涉及到下学期的整改。
二、关于校园网建设状况
这是新增的评估项目,主要从5个方面考察:
一是校园网的硬件条件及运行情况,也包括网络的带宽、速度和安全情况;
二是网络资源情况,包括网上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辅导答疑、教学管理等情况;
三是网络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特别是网上的精品课情况更受专家的关注,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构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四是通过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和校际课程共享情况;
五是网络在线情况,校园网上是否开通了校长在线、名师在线、管理干部在线等网上交流平台。
评估时需要向专家组现场演示。校园网这项观测点,我们的硬件设施没有问题,关键是软件上,是需要我们下功夫挖掘和建设的,可以借鉴国内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另外我们的精品课程,好的教学课件要放到网上,比如外语、计算机课程、其他的课程。这项工作绝不仅仅是网络中心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各院部要积极主动挖掘,网络中心的任务只是提供一个技术上的支持和协调。应该利用假期完成这项工作,各院部与网络中心,包括教育技术中心共同努力来完善和建设。
三、关于专业与课程
专业除了培养方案是专家考察的重点之外,就是新办专业,我校新办专业占所有专业的66%,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师资、实验、实习、图书、教学文件);课程中的双语教学是我们的弱项,应该加强。
四、关于实践教学
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这要利用暑假将实习基地的协议落实好,有些可补签实习协议书。吸取其他学校的经验与教训。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原来由于对指标理解的偏差,以为这项我们相差甚远,通过与专家座谈,才理解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含义:只要某门实验课中含有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即认定该门实验课具有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可得全分,假如全校共有50门实验课,其中有40门课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达到80%的比例。各学院要利用假期时间,对这项观测点深入挖掘和推敲,完全可以达标的。
五、其他相关的评估任务
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测试。下学期,学生实验能力和技能的训练、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综合考核,虽然不搞闭卷考试了,但只是考核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综合了,如计算机、公共外语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提前训练。
2.校园环境的整治。我觉得应该将这个暑假充分利用起来,明年6月份评估,这个暑假错过的话,将再没有机会了,应该尽早论证,制定可行的方案。
3.学生的发动和状态的调整。应该让学生懂得评估最大的受益者,说到底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