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管理学院工商管理B23220班311寝室,被子棱角分明,物品摆放整齐,到处透露着“训练有素”的特点。这里住着6名退伍大学生:刘杰、张勇程、曹金诚、陈金龙、李万洙、贺宇。他们曾分别在不同的部队服役,被某种缘分牵引着,退伍后成了同一寝室的室友,相似的经历让他们相互扶持进步,在新的征程上砥砺奋进。




刘杰,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某旅。部队的驻地是离家3000多公里的广东,抵达驻地前,指导员告诉刘杰,驻地生活条件艰苦,气候潮热,多半时间都要在海上执行任务,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刘杰自信地说:“没事儿,我能吃苦,我相信我能行。”但是一下火车,天气就给刘杰当头一棒,一阵风吹过,他从头到脚全部湿透。刘杰的新兵适应训练跌跌撞撞就在克服天气中开始了。驻地温度高达40摄氏度,刘杰曾中度中暑被紧急送往抢救室。因为部队训练量大,刘杰曾整个肩膀无法活动,他克服着困难,贴膏药,吃止疼药,带护腰,咬牙坚持,“我当时觉得,我还是条好汉,我还能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刘杰每次给家里打视频,都会捏着自己的下巴说,“妈,你看,我在这边过得很好,都胖了。”提起两年的服役经历,刘杰非常感谢部队的磨练,磨练了他的心智和毅力,让他这棵小树苗在风雨中成长成材。

张勇程,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主要负责警卫工作。张勇程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家门口驻扎着一支海军部队,他每天在部队的起床号中开始一天的生活。从小耳濡目染,张勇程对海军非常向往。大学期间有参军的契机,张勇程抓住机会正式入伍。新训时期,训练任务繁重,每天早起,晚上结束训练也很晚,如此循环往复,张勇程每天都筋疲力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张勇程适应了这种训练,“认真训练,才能保证战斗力,这是我们的责任。”军人的责任是他一直努力训练的动力。

曹金诚,曾服役于东部战区空军,主要保障机场安全。曹金诚骄傲地说:“我很荣幸看到了多种类型的飞机,增长了我的阅历。”服役两年里的每一天都令他印象深刻,他一直坚信“战无不胜是我们的责任”。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也会觉得任务不可能完成,但是他的班长总会用意想不到的办法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激励曹金诚。曹金诚说:“只要抛弃自己心里的包袱,抛弃身上的毛病,激发心里的血性,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服役期间,曹金诚需要时刻谨记每天的任务,工作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曹金诚说他比入伍前更有责任心,也更加细心。

陈金龙,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为从小非常喜欢特种战斗,大学时应征入伍。陈金龙难以忘记新兵训练的疲劳期,晚上经常紧急集合,突然大量的高强度体能训练,让陈金龙难以适应,也曾产生过懈怠和烦躁的想法。在长距离拉练中,陈金龙一开始无法跟上队伍,但他的班长一直鼓励带动他,帮助他成功度过“阵痛期”。部队的锻炼,让陈金龙深入理解了“爱国”的含义。现在退役了,他也时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李万洙,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老牌英雄部队,也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李万洙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并且幸运地进入此前心心念念的董存瑞连队。在军队里,李万洙和家人联系通常报喜不报忧,训练的痛苦与艰难绝不告诉家人,“我宁可自己多承受一些,也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每天充实的训练内容让他全身心投入任务,不断超越自我。这份特殊的经历也造就了今天勇敢向上的李万洙。

贺宇,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贺宇的两年服役期正处于疫情防控阶段,这使得部队的所有训练都增加了难度,“当时真的很累,但是坚持下来再回头看就感觉还好。”在部队一直支撑贺宇不断前进的是他的初心,是立志从军的理想,是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参军后,在部队氛围影响下,贺宇做任何事情都变得更加坚定,更有毅力,更有勇气。参军的经历让他回到大学后,更加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贺宇的朋友也受到他的激励,在第二年应征入伍。回到大学的贺宇希望能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回到曾经服役的部队继续战斗。
同寝室的6个人参军时间不同,但是在服役期间都获得过嘉奖表彰和“四有”优秀士兵奖章。刘杰所在单位的优秀义务兵评选是千分制,他以900多分的优异成绩连续两年拿到“四有”优秀士兵。曹金诚被借调师部宣传科,负责师部新闻的拍摄剪辑,报纸的编辑,因为工作出色,获得优秀义务兵奖章……从军的两年里,他们每天按时、按点、按要求执行军队的内务标准,养成了高标准的内务习惯,即使在退伍回归校园后,也依旧用军队的内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在宿舍看到别人的被子有褶皱,都会忍不住上去掐一下整理好,然后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受6位退伍军人的影响,同寝室的另外两位室友每天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整洁的宿舍环境。
如今刘杰早起的闹钟依旧是军队的起床号,他们习惯集体活动,一个人起床后,会把其他人叫起,大家一起吃饭,晚上通常一起去操场散步,拉单杠,分享一下彼此的站岗、吃饭和训练……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两年间经历的酸甜苦辣和起起落落,只有他们和身上的伤痛知晓。但是每每提起这段经历,他们都引以为傲,眼里闪着光。退役那天,他们一步三回头,尽力克制内心汹涌而出的悲伤,向驻地和战友敬完最后一个军礼,忍住泪水,踏上列车。退役后,他们倍加珍惜每一次穿军装的机会,穿军装出门,即使行走在校园里,也要排成纵队,步伐一致靠右行走,时刻保持着退伍军人的良好形象。部队的服役经历让他们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我们可以很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日复一日的严酷训练,来自军装赋予他们的共同职责和危险艰难的任务安排,让战友之间拥有了过命的交情和一辈子的友谊。张勇程希望自己本科毕业后继续考取研究生,先用知识武装头脑,然后学以致用,以更好的面貌继续回到军队,延续儿时的梦想。因为对军队生活的留恋和不舍,陈金龙和贺宇也有毕业后回到部队的规划。
他们从学生变成军人,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现在把手里的枪杆子重新转变为笔杆子,军队的磨练让他们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卸下戎装志不改,使命在肩心如磐,他们将永远携带从军的宝贵经历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