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基层党组织推荐,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审,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经过公示后确定(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宁、马东辉、王晓红、史玉凤、乔靓、刘海涵、孙海欣、李杰、李庆华、李桂英、杨帆、吴佳楠、邹险峰、张春颖、赵剑、赵喜纯、胡小颖、祝英杰、秦宏伍、顾杨妹20名同志为争做黄大年式的好老师”长春大学团风育人标兵。
9月10日前,我们将对以上老师的个人事迹进行展播,每期推出2人。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迎接第33个教师节,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身边那些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
研究生部胡小颖

胡小颖,女,博士,教授, 1977年8月生。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200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作为“引进优秀人才”进入长春大学工作,现为长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
科研工作
自2009年至今,担任长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资助学科“材料微结构”研究方向负责人和吉林省高等学校“材料设计与量子模拟实验室”研究方向负责人。
2007年,获长春大学首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今已公开发表SCI检索论文32篇,EI检索论文1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3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课题1项,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2010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掺杂ZnO电子结构的第一原理研究”被认定为长春大学高层次项目,并受到公开表彰。
2016年7月-10月,被录取为首批“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业务干部研修人员”,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学习。2017年,被长春大学推荐为“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40岁以下组第一推荐人选。
在学科建设中,组织本方向成员积极投身学科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带领本方向成员参加多次专项业务培训,并成功推荐年轻教师到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完成了计算与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工作,2010年3月,完成了计算机集群服务器以及大型材料计算模拟软件(MS及VASP)的采购、安装调试工作。实验室建设工作任务非常繁琐,每一个小细节的考虑不周都会为学科发展设置障。带领本方向成员,积极主动工作,不计个人得失,节假日不休息,认真做好每一环节,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工作
多年来工作在教学一线,先后担任应用物理系副主任、应用物理系主任。主讲应用物理系本科生专业基础必修课《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普通化学》、《材料科学基础》以及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计算材料学》、《材料科学前沿讲座》等课程;承担全校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的理论讲授和具体实验指导工作;指导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参与编写《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指导教材。教学效果优秀,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积极投身专业建设,与吉林大学材料学院、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学生就业方面,积极与用人单位洽谈沟通,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如:邀请连云港昭华有限责任公司邱总经理来校举办专场报告会,与燕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联系,成功推荐毕业生到该公司就业。
2014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吉林省专项基金50万元,购置了一批急需的教学设备,用于近代物理实验室改造,对提升应用物理系本科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利用休息时间对考研同学进行专业辅导,和学生探讨考研经验,指导的多名学生考入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等学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考研复试调剂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收集各种调剂信息,成功推荐学生到湘潭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杭州计量大学等高校继续学习。认真贯彻导师制,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从思想教育、专业课学习、未来职业规划等做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如:指导2010届本科生陶强同学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科学研究工作,使其在本科阶段就发表SCI检索论文一篇,并成功考入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非985院校本科生,陶强同学凭借扎实的业务知识,博士毕业后被破格留到吉林大学工作。
研究生管理工作
2014年6月,因工作需要,调入长春大学研究生部担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主管研究生培养、学位、管理及招生等工作。在学校和部门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制定了一系列招生、管理、培养相关文件。为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组织院部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加特色课程,制定了切合实际、突出特色的硕士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邀请长春工业大学等校外专家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
积极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和研讨平台。与各培养单位合作开展“名家论坛”、“知行讲堂”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做专题报告,加强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联系,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2017年6月,圆满组织完成了首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在全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协助主管领导,组织完成了首次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工作。
尽管本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点滴的进步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同志的热心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进取,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奖励
1、全国首届“微课”大赛吉林省赛区二等奖;2013年。
2、长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2013年。
3、长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
4、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2013年。
5、长春大学“纪念学团风活动25周年优秀个人”;2014年。
科研奖励
1、长春大学高层次项目,2010年。
2、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
3、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12年。
4、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2年、2013年。
社会兼职
1、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2016年。
2、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裁判委员会委员;2017年。
3、长春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2017年。
理学院 祝英杰

祝英杰,女,40岁,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现为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系主任,教工一支部书记,长春大学团风学苑教师学员。
祝英杰2015 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7月来校工作。十多年来,祝英杰同志积极要求上进,工作责任心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6年,被评为“长春大学教学新秀”、“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教书育人方面
自2005年08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教学一线,主讲《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专业外语》等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论文。作为长春大学品牌课程《数学建模》负责人,完成关于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指导的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数学建模课程及竞赛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将数学建模思想溶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类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以赛导学,以赛促学”。
此外,以托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建立长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范试验区1个。将数学建模思想溶于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如: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南开大学陈省身研究所等;从事IT方向的学生签约百度、亚信等,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作为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教师,每逢“五一”指导吉林省数学建模竞赛;当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恰逢“中秋节”或“教师节”时,依然陪伴学生;2007年怀孕7个月的她,仍然坚持指导学生参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地感动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3项。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被评为长春大学“最受欢迎教师”;2016年被评为“长春大学教学新秀”。
科研育人方面
立足学术前沿,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课题6项;发表SCI检索、EI检索、核心论文十余篇。祝老师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做博士后,她结合其博士后研究课题“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研究”,指导2013级本科论文4个;指导省级“双创”项目1项。
实践育人方面
认真负责,广泛拓展实践育人形式。与蓝鸥科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获2017年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聘请原中国电信项目经理为专业做Linux系列报告及专业课的授课。利用专业实习实践周带领2014级学生代表到融信学堂大数据实验室参观。指导学生“双创”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3项。专业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突出,注重因材施教,积极丰富实践育人内容。
管理育人方面
作为系主任,尽职尽责,弘扬敬业精神。指导青年教师授课要领;并且帮助青年教师修改项目申请书。2015年,带领全系教师在全校专业评估中,取得“优秀”的好成绩;主持立项长春大学数学建模创新模式实验区1个;本人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级品牌专业”重要成员。同年,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该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服务育人方面
秉承服务育人工作理念,积极配合教学和科研工作,自觉把本职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祝英杰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长,确定职业目标。2016年,祝老师被评为长春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文化育人方面
作为长春大学“团风学苑”成员,注重弘扬“团风”精神,积极参加团风学苑组织的活动。
组织育人方面
积极增强党团组织。作为长春大学理学院党委第一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党员学习党中央各级文件;定时组织支部成员进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支部学习、讨论“两学一做”、“如何做合格党员”等议题。
祝英杰同志担任数学建模协会的指导教师,注重搭建和拓展组织育人的载体,不断挖掘组织育人的功能与内涵,被长春大学团委评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