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首页 >> 新闻总览 >> 正文

我校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阅读量:

新闻来源:团委 采写:李伟东 审稿:王建光

我校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历时60天圆满落幕,活动辐射6个市、18个县、57个村,青年学子赴乡村、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参观调研130余次,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2万余元,为760名乡村儿童搭建学习课堂并建立结对关系。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2024年暑期,学校加强统筹设计,团委联合党委组织部、教务处制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各学院精心组织,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专职团干部全程参与,全校24支重点实践团队、168支分散小队累计3000余名“团风”青年深入吉林大地开展政治理论宣讲、乡村支教、红色研学、企业调研等活动,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江西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6所省外高校联合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实践专项。

“团风”兴边富民实践团连续3年赴临江市苇沙河镇开展捐资助学、边境村产业调研、红色研学活动,深化校地共建;园林学院、管理学院等6支实践团深入企业调研,协助策划电商助农活动,达成校企实习、就业合作意向;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等5支实践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思政小课堂、英语趣味课、励志音乐表演课,激发乡村儿童学习热情,搭建爱的桥梁;长春大学启明学院、经济学院实践团通过座谈、发放宣传单、入户宣讲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扫黄打非、禁毒、金融反诈知识;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12支实践团通过参观红色展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青年学子砥砺奋进之志。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学校小课堂和实践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激发了广大青年热爱祖国,就业在吉林,奋斗在吉林的决心,活动得到了学习强国、吉青学联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迪

最新动态
  • 媒体长大|中国日报网、中国吉林网报道我校学生作品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

    近日,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设计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听障研究生严金鉴团队创作的科幻动画短片《月球记》成功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分别入选短片组和AI短片组。中国日报网、中国吉林网对此进行报道。.

  • 学校举办来华留学生安全普法“第一课”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我校来华留学生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10月29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和鸣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来华留学生安全普法“第一课”专题讲座,邀请长春市朝阳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闫科闻,民警侯喜文、金立君、孙惠为来华留学生开展普法教育。闫科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侯喜文详细讲解了外籍人员来华住宿登记、学习签证、....

  • 学校举办2025年新入职教师团队建设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为加强我校新入职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与职业素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发展基础,10月29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会、妇委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体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新入职教师团队建设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训练馆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巩英春出席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新入职教师代表、经济学院高翔在表态发言中分享了入职以来的收获与感悟,表达了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融入团队、扎根教育岗位的决心,....

  • 学校举办人工智能专题系列讲座(第二期)

    10月29日下午,学校举办2025年下半年第二期人工智能专题系列讲座,邀请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轩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进展和风险挑战》的专题报告。副校长孙大文出席会议。宋轩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解析,系统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核心原理与前沿进展,结合实例深入探讨如何高质量赋能科技创新,展望并剖析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围绕学术规范、教育影响、....

  •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

    近日,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设计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听障研究生严金鉴团队创作的科幻动画短片《月球记》成功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分别入选短片组和AI短片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在业内享有“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的盛誉,是检验国内动画教学与创作水平的权威平台。本届奖项共征集到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19部作品。《月球记》以月球探索为背景,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宏大的远古晶体文明世界,短片采用前沿专业的三维与后期工具进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