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参阅2016年第1期

阅读量:

 

理论学习参阅

 

2016年第1

 

长春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6328

 


 

 

学习贯彻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专题

 

 

【会议情况】

 

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 15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加强法治为可靠保障,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5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育人新机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转变教育治理方式,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教育公平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教育改革有序展开,教育活力持续增强;教育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

 

  袁贵仁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现我国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标准,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

 

  袁贵仁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系统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指引下,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加快教育结构调整。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全民继续教育。三是下大功夫抓好教育公平。要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四是提升办学要素水平。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袁贵仁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袁贵仁强调,要切实担负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要在抓紧抓小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教育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和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育部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教育部网站)

 

 

【精神解读】

 

新形势 新任务 新跑道

 

——展望二〇一六年教育工作

 

2015年岁末,教育部以“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这一教育规划纲要中期的第三方评估结论,送别了“十二五”。

 

时间的脚步已跨过2016年的门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中国教育的哪些改革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下的教育改革如何适应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刚刚落幕的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为2016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画出了“新跑道”——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将让你我从中有更多的现实获得感。

 

 

【关键词1:立德树人】

 

 

下决心改变传统“闭门读书”习惯

 

立德树人是提高质量的政治要求。教育部要求,要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抓紧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教材的编写、修订、审查、使用工作。要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要以“文明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气节、骨气和底气。

 

同时,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今后,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学校体育督导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各级教育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足球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下决心改变传统“闭门读书”的习惯,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劳动教育,对各学段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形式提出明确要求,让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加强社会实践,做好实习实训,推进志愿服务,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抓紧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关键词2:结构调整】

 

调结构将成提高教育质量主攻方向

 

结构调整是提高质量的主攻方向。按照规划,2016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全民继续教育。

 

在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方面,以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与保障机制为着力点,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教育部将出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意见,明确普及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其中,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要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部分中部人口大省省级贫困县等纳入精准脱贫攻坚范围。

 

在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上,将修改高校设置标准,既鼓励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制定应用型高校标准,引导高校面向市场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进行第三方特别是需求方评价。完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增强学生、家长选择透明度,引导高校调整类型定位。

 

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以学科为基础,强化已有优势,自主确定建设目标,避免平均用力;政府要强化绩效评价,根据高校办学目标实现程度,动态调整支持力度,有多有少,避免只增不减。要形成开放机制,对支持的学科适时调整,有进有出,避免身份固化。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引导高校把功夫真正放在日常质量提高、一流水平建设上,避免不重平时、只重一时。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及资金管理办法。

 

在推进全民继续教育上,更加重视教育职业培训,充分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职工继续教育基地,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就业条件变化。实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强老年教育服务。要加快继续教育基础性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推进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推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相互衔接,实现学习成果“零存整取”,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关键词3:教育公平】

 

实施精准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促进公平是提高质量的内在要求。教育部提出,要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让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竭尽所能,带着感情,用心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各自的努力。

 

在精准帮扶困难群体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坚持应帮尽帮、该补则补,确保帮扶不遗漏,资助不冒领。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证件要求,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平等就近入学机会。落实“一人一案”,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优化学校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今年,要把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作为专项督导主要内容,对项目进展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进行问责,确保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95%的县(市、区)实现基本均衡。完成这个目标还有近1600个县(市、区),时间紧、任务重。今年至少要再评估认定500个以上,同时对已通过评估认定的组织监测复查。

 

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做好重点大学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工作,实现民族自治县全覆盖,比去年再增加1万人。

 

 

【关键词4:办学水平】

 

经费分配向基教职教倾斜

 

人力、物力、财力,既是提高质量的保障条件,也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要素。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提升办学要素水平就是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尽快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建立省级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从源头上提高乡村教师质量。

 

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各地要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初步普及。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推送优质教育资源。要坚持应用驱动,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要将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落实情况纳入国家教育督导重要事项,要和转移支付、招生计划、院校设置等工作紧密挂钩。要以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为抓手,加快形成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今年,将重点落实好统一后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教育需求。

 

在经费分配重点上,加大对中西部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及革命老区投入力度,进一步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向贫困学生、乡村教师倾斜,切实把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强化经费使用监管。

 

 

【关键词5:依法治教】

 

坚持深化改革和 依法治教“双轮驱动”

 

教育部提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通过改革调整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释放办学活力,通过法治引领、保障、促进改革,构建有效支撑质量提升的教育治理体系。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继续简政放权,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方便群众办事,方便学校办学。切实解决检查评比多、随意性强、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多部门联合的就不要一个个重复检查。今年,要加快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加强问责。

 

建立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制度,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履行教育职责。教育部门要回应学校办学需求,从学校反映最多、师生愿望最迫切的事做起,在教育教学指导、质量监测评估诊断、就业创业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各地要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的时间表,积极稳慎推进,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加强考试机构和命题队伍建设。同时,加快推行高职分类考试,进一步扩大录取比例。教育部将研究提出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在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方面,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加快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非营利性、营利性民办学校差别化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方面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

 

教育部还将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启动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同时,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认证办法,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强化退出机制。

 

在全面加强依法治教方面,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审议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残疾人教育条例》送审工作,在做好《教师法(修订草案)》《学前教育法》《终身学习法》《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学校安全条例》《健全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意见》起草工作的同时,出台《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为依法治校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建立高校章程实施监督机制,引进第三方评价,推进中小学学校章程建设。

 

此外,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不断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中国教育报记者柯进)

 

(《中国教育报》 20161183版)

 


编辑:白璐

最新动态
  • 我校研究生在“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2024年“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公布,我校18支研究生参赛队伍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本届竞赛,共有来自国内外52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支队伍参赛。....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魏长宝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魏长宝一行来校调研,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巩英春出席会议。巩英春对魏长宝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交流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与发展内涵、学科布局。并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术资源,不断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努力多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双方能进一步拓展学术合作空间,丰富学术合作内容,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 我校接受吉林省泽威经贸有限公司捐赠体外除颤器

    11月15日下午,吉林省泽威经贸有限公司捐赠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仪式在我校举行。校医院院长岳利军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设备。AED被认为是抢救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院前急救设备。捐赠仪式现场,公司技术人员利用模拟人道具向与会人员演示了AED的使用方法。近期,校工会将与校医院联合开展教职工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以及AED使用普及工作,提高校园应急救治能力,切实增强校园健康安全保障水平。工会负责人、图书馆负责人参加捐赠仪式。....

  • 我校团课被收录为吉林省高校团校团课案例

    近日,我校管理学院教师王绮带领的课题组制作的团课《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年建功势当先》成功被收录于吉林省高校团校团课资源库。《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年建功势当先》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团课教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结合国内典型乡村振兴案例,为学生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团课教育的协同推进,不断拓宽融合渠道,提升两者教育实效,....

  • 中国新闻网报道我校“逐暗逐光”乐队用音乐去逐光

    在吉林长春,有这样一支特殊的乐队,演奏时不用乐谱、没有眼神交流,日常训练主要依靠成员之间的默契。“逐暗逐光”乐队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视障学生组成。对于“逐暗逐光”乐队成员来说,在台上演奏的每一个音符、在幕后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意义非凡。他们热爱音乐,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这份热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国新闻网对此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