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阅读量:

  新闻来源: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7月10日,我校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行60人走进了长春市绿园区春城街道信阳社区,开展了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带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服务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送文化、送爱心和送演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送文化活动中共设置了两个会场,分别是绿园区文化大厦一楼大厅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和社区的老年书画课堂。图片展通过220余幅黑白历史照片及部分现当代彩色照片,加上文字的注解,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史实,以及战后中国与世界人民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图片展还精心配备了两名志愿者解说员,为现场观众生动流畅的解读了这些历史,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还组织群众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条幅上签字,整场图片展使现场的群众深受教育。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已将这些图片赠送给信阳社区,这些图片将继续在文化大厦一楼向市民展出。      

在老年书画课堂上,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社区的老年书画爱好者们在一起以笔会友。大学生们的书法和水墨画有板有眼,老年书法爱好者们也不甘示弱,书画法作品或潇洒自如或遒劲有力,让大学生们赞叹不已,特别是长辈们对书画艺术的热爱,让大学生们尤为敬佩,老年书法爱好者们对大学生们的认真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和技能也给予了高度赞扬。志愿者们还为书画室赠送了笔墨纸砚。      

送爱心活动设在文化馆四楼的自闭症儿童“阳光音乐课堂”。十多位自闭症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专程来这里上音乐课,教室里孩子们和家长的头上都戴着志愿者们为孩子和家长们精心制作的花环,身上贴着“心连心”字样的心形活动徽标,墙上贴满了手工制作的小动物营造了温馨活泼的氛围。在课堂上,志愿者在钢琴的伴奏中唱起了《小星星》和《闪闪的红星》等歌曲,志愿者们与他们手拉手跳起舞来,欢乐的歌曲和舞蹈给孩子们带去了无限快乐。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设计了“心愿墙”,让孩子们许下心愿。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为孩子赠送了礼物。整场活动最受感动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他们表示这些志愿者一直都很负责、有爱心,感谢长春大学培养出了这么多好孩子。据介绍,“阳光课堂”是绿园区团区委开展的一项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民生工程,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10余名志愿者已经在这个课堂开展志愿活动近1年,重点帮扶了6个自闭症儿童,已结成了6个“手拉手、心连心”帮扶对子。      

实践活动的最后部分是文艺演出,演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社区为主线,共演绎了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八个节目。演出得到了社区的高度好评。其中,由学生精心改编的《信阳最美丽》这首歌,旋律优美、真诚朴实,唱出了现代社区的文明进步,唱出了我校大学生对基层社区的热爱,唱出了祖国的和谐繁荣昌盛。整场演出使社区观众们和大学生们不仅品味着艺术的美好,也深受教育。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与信阳社区还举行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揭牌仪式,许敏和于秋颖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了揭牌。双方的互惠合作将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实践育人工作。       

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近50场社会实践活动,“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就达20场,走进了农安、榆树、舒兰、德惠、九台等9地18村和两个社区,惠及百姓近万人。志愿者依托艺术专业优势,为基层送文化送文艺,为吉林省的城乡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这两个学院成功在信阳社区建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学院将在社区文化活动、社区环境改造和“阳光课堂”等民生活动中,开展更深入务实的实践。       

绿园区团区委副书记于秋颖、春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洪亮和我校团委副书记许敏到活动现场慰问了大学生志愿者,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吕中华和副书记高嵩带队开展了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吉林教育电视台和《长春日报》等相关媒体的关注。      

采写:刘丹 审稿:吕中华 邓克金   

 

图片展现场(摄影:朱立山)      

 

送文化中的书画课堂(摄影:朱立山)      

 

     阳光课堂上志愿者帮助自闭症儿童写下愿望(摄影:张立峰)      

 

校团委副书记许敏和绿园区团区委副书记于秋颖为实践基地揭牌(摄影:尹航)      

 

舞蹈《达姆》(摄影:尹航)      

 

阿卡贝拉组合演唱《我爱你中国》(摄影:刘舜禹)      

 

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信阳社区(摄影:刘舜禹)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白璐

最新动态
  • 媒体长大|中国日报网、中国吉林网报道我校学生作品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

    近日,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设计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听障研究生严金鉴团队创作的科幻动画短片《月球记》成功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分别入选短片组和AI短片组。中国日报网、中国吉林网对此进行报道。.

  • 学校举办来华留学生安全普法“第一课”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我校来华留学生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10月29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和鸣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来华留学生安全普法“第一课”专题讲座,邀请长春市朝阳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闫科闻,民警侯喜文、金立君、孙惠为来华留学生开展普法教育。闫科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侯喜文详细讲解了外籍人员来华住宿登记、学习签证、....

  • 学校举办2025年新入职教师团队建设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为加强我校新入职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与职业素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发展基础,10月29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会、妇委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体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新入职教师团队建设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训练馆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巩英春出席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新入职教师代表、经济学院高翔在表态发言中分享了入职以来的收获与感悟,表达了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融入团队、扎根教育岗位的决心,....

  • 学校举办人工智能专题系列讲座(第二期)

    10月29日下午,学校举办2025年下半年第二期人工智能专题系列讲座,邀请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轩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进展和风险挑战》的专题报告。副校长孙大文出席会议。宋轩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解析,系统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核心原理与前沿进展,结合实例深入探讨如何高质量赋能科技创新,展望并剖析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围绕学术规范、教育影响、....

  •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

    近日,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设计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听障研究生严金鉴团队创作的科幻动画短片《月球记》成功入围第25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分别入选短片组和AI短片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在业内享有“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的盛誉,是检验国内动画教学与创作水平的权威平台。本届奖项共征集到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19部作品。《月球记》以月球探索为背景,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宏大的远古晶体文明世界,短片采用前沿专业的三维与后期工具进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