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工作一定要重视教育思想观念转变
——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过程、方法和技术问题
教育部评估专家 罗圣国 教授
学校在迎评工作中 ,始终是在推进教学建设和改革,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好良好基础。做好评估工作,除了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原则外,了解一下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过程、方法和技术也很有必要。此外,在评建中,一定要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一部分 关于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过程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学校自评(包括自建);二是专家组进校考察,做出评价结论;三是学校继续整改建设。
一.自我评建阶段(自接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通知开始)
自评阶段是教学评价的基础阶段,建设和改革是重点,评建结合,以评促建是关键,这些:主要是学校的行为。评估的主体是学校,评估过程是从学校自评开始的,各校都先布置各处、部、院、系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分头准备,由学校组织校内专家组进行自评,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整改,写出自评报告。经过全面认真的自评,总结教学工作存在的成绩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教育部派专家组再去实地考察,就可以促使学校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认识得更加清楚。此外,自评是一个发动过程,是调动广人师生参与管理和建设的过程。因此认真组织好自评是非常重要的。在自评中,①.要端正对评价的态度,加深对“二十字”方针的认识。②.认真学习评价方案、抓全局性和实质性问题。③.提高质量意识,着重练好内功。④.处理好:评与建、当前与长远、软件(如校风、队伍、管理等)与硬件建设、质与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学评价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都是利用评价这一手段来帮助学校改进工作,促使学校增加搞好教学的工作压力,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主管部门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学校的建设目标。评价不是权宜之计,不要有“应评”倾向。例如数据搞技术处理、给学生突击补课等。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估研究专家斯培佛比姆(L.D.Stuffcebeam)所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此,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自评工作才可能取得实效。
自评背景材料要翔实可靠。背景材料是专家组评价的工作基础,也是自评工作的检验。总的要求是:①.实事求是、材料要客观、翔实可靠;②.尽量提供原始材料;⑨.要重点突出、有层次,例如要突出核心项目,把直接说明评估依据的材料作为第一层次,间接说明的材料作为第二层次,其他备查材料为第三层次。
(一)基本要求
自我评估阶段是整个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参评学校要认真对照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总结学校教学工作经验和特色,完善评估材料,写出自评报告和相应依据。通过自评,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为评估工作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环节
1.成立自评工作组织机构;
2.自评工作的实施;
1)学习、宣传与动员;
2)在分析,研究,总结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制定自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3)按自评工作计划实施细则,进行阶段检查;
4)及时将自评情况向教育部、主管部门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3.完成自评材料;
1)自评报告:撰写自评报告应在评建工作的后期进行。报告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客观、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
自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概况、办学基本经验;成绩和特色;自评工作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自评结论。自评报告应在专家组进校前交“秘书处”。
2)自评依据:紧扣“评估方案”要求,正确掌握标准,准确评估等级,实事求是地提供充足的依据。
3)校(院长)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不要与“自评报告”重复。应从学校领导层高度简明扼要地、重点突出阐明学校教学工作的亮点及自评工作的主要成绩。
4)向专家组提供的相关材料;
①学校近三年的状态数据;
②学校机构设置、发展规划、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学校平面示意图。培养计划及主要课程简介:
③全校各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名单;
④教师名单,该名单要求按系、部、室排列,能说明教师姓名、年龄、教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位、职务、专业、毕业学校名称等方面基本情况;
⑤实践教学人员名单,该名单要求按系、部、室或实习基地排列,能说明教学人员的姓名、年龄、教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位、职务、专业、毕业学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⑥干部和职员名单,该名单要求按系、部、处、室排列,能说明姓名、年龄、教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位、职务、专业、毕业学校、是否兼任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⑦校历及本学期课程表:
5)备查资料(近三年)
①全部课程的教材目录(列出使用课程、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国家推荐教材还是自选、自编教材等);
②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或教学进度表)及实践环节指导书;
③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
④课程的试卷及考试分析、学生成绩单;
⑤自评报告应在专家进校前交“秘书处”。
二.专家组进校考察
专家评价虽然在提高评价的权威性、自评质量、扩大评价效果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就全过程来说只有一周,专家组只能起到一定的诊断、参谋利咨询作用。专家考察的重点是看学校一段时间以来的建设情况,要看学校的建设基础,又要看相对的发展速度,着重看建设的实效。自评建设在全过程中是基础,是第一位的。
专家组考察的主要任务:①.听取校长的自评报告,了解学校自评情况;②.有针对性地对学校自评情况进行核查。要查阅报告所依据的重要原始资料;专家组成员还分头到课堂听课;到实验室参观;走访有关的处、部、院、系:和老、中、青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样检查试卷、作业、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和课程论文(设计);进行一些测试等。由于许多活动是直接深入到教学第一线的,所以可以了解到不少动态的、真实的、具体的情况,评估过程是相当深入的。③.专家组根据核查及现场考察情况.通过讨论分析,按评估指标逐项评定等级,并引出评估意见。因而,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是能够比较其实的反映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状况和水平的。对于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专家组是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的。
(一)基本要求
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全校师生员工应全面如实地反映学校本科教学状况,实事求是地向专家提供情况、材料和交换意见,配合专家组完成考察工作。学校应保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秩序,并为评估专家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主要工作环节
1.接待工作
专家组是受教育部委托进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报到接站由校办安排,校领导不必要接站。专家在学校食堂用餐,住校内招待所。专家工作室包括材料室、会议室。
2.联络工作
1)和专家组正副组长及秘书保持考察工作联系的联络员,可以是评估办负责人,也可以是教务处负责人;
2)引导专家听课、走访等考察活动的联络员,原则上一位专家有一名联络员。
3.配合专家组完成考察工作安排
专家组根据考察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考察工作日程表,并征求学校意见。学校原则上应尊重专家组的安排意见,但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就某环节或某个时间提出具体建议,通过协商最后确定考察工作日程安排表。专家考察工作安排的基本内容如下:
听取学校负责人的评估报告;听课;参观和考察学校公共设施、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召开学生、教师、干部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走访系、部、处、室;查阅、调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问题;专家组研讨活动;向学校和主管部门反馈考察意见。
4.根据专家组考察日程安排和具体活动要求,细心、准确、高效、务实地协助专家组组织各项考察活动:组织参加各种类型座谈会人员(专家组抽调的人员)准时到会井安排好会场。对不能到会人员,可提前向专家组说明理由,经专家组和学校共同商定后,提出调整意见;学校可先拟出参观学校公共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方案,供专家组选定。
由于专家组考察任务较重,为提高考察效率,专家组提出调阅的材料,希望及时交给专家;专家组要求询问的问题也希望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回答。当不能满足专家要求时,可实事求是地做出解释;协助专家完成问卷或有关测试工作。
5.配合专家组完成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考察反馈意见。
专家组反馈意见形成后,由专家组正副组长向学校主要领导进行通报、征求意见,并进行研讨。
6.协助专家组组织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反馈意见汇报会”
。
专家组反馈考察意见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家组组长代表专家组宣读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意见,该意见也是专家组上报教育部的书面意见。第二阶段是专家从考察工作的不同侧面既以专家身份又以朋友身份,提出个人的考察意见和建议,供学校参考。
参加反馈意见汇报会的人员由专家组和学校共同商定。汇报会由专家组主持,会议结束前请学校主要负责人讲话。
7.为专家组在校考察期间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
专家组在本校考察期间,时间短,工作量大,为保证他们集中精力地投入考察工作,尽尽量减少“干扰”,原则上不安排非考察活动如请专家作学术报告或讲课。
8.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水平,改进评估工作,学校可及时地、如实地向专家组反映师生员工对专家或专家组在校考察期间的意见或建议。专家组离校后,学校根据教育部或专家委员会的要求,对专家组入校考察工作提出评价性意见;对考察工作的基本程序、要求乃至评估方案也应提出意见或建议,直接寄往“秘书处”或有关部门。
三.评估整改阶段
(一)基本要求
在认真分析、研究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考察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并提出为期一年的“整改方案”上报“秘书处”、主管部门,并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实施,一年后总结整改工作、上交整改工作报告。
(二)主要工作环节
1.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专家组评估意见。
2.向主管部门汇报评估专家组入校考察情况和评估意见。
3.学校党委和行政分析、研究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考察的反馈意见。
4.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各系、部、处室,分析、研究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考察反馈意见;学习、领会、贯彻学校党委和行政对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结合本部门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5.组织制订本科教学工作整改计划
整改工作计划一定要经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整改工作计划要党委和行政研究认定;重大问题经过主管部门的同意;整改工作要从宏观和总体上把握;工作计划要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实事求是。
6.专家组考察离校后一个月内,向教育部、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整改计划。学校制定整改计划时,一方面要结合专家组进校考察后在反馈意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考虑,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和实际情况有全局性。由于整改工作计划只要求一年,由此一方面要结合一年实际有阶段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中长期建设规划有全局性。整改工作计划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对整改工作的认识;
2)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3)整改内容、措施与目标(以一年为整改期限);
4)整改工作日程安排(整改项目、整改内容、具体要求、责任人、时间要求等)。
7.组织本科教学工作整改计划的中期检查
8.组织本科教学工作整改计划的验收
验收工作一般由学校组织验收工作小组进行,也可组织部分校外专家共同完成。验收工作完成后要写出验收报告,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总结。
9.将整改工作总结上报秘书处、有关部门。
lO.整改工作完成后,随时准备接受教育部随机回访。
11.专家组进校考察意见经《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评议后,教育部将评估结果通知学校。在一个月的争议期内,学校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向教育部反映。
第二部分 关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这里主要想结合参加一些学校评估工作的体会,谈谈专家组进校考察时,在一些项目中.如何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来观察和评价学校教学工作的问题。
一.关于课堂教学的考察
专家组进校考察时要听一些不同专业学科、不同类型的课,如基础课、专业深、实验课等,听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如老、中、青,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学校可以提供当时的课表由专家随机抽选.也可以推荐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程供专家挑选。听课活动,除了考察课堂教学质量外还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秩序、教风和学风等。
课堂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所共知的,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自己面向学生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活动舞台,教师向学生“言传身教”,展示自己的学识和风采,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海洋和科学殿堂,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必需的知识年和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并且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心血。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有许多指标,各学校都制订了自己的指标体系,这里结合教育部在进行教学评估时专家听课的评价项目,谈一点体会。
评价项目共有十项:
1.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得很好。但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有些老师坐在控制台后讲课,显然很难表现出热情。
2.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课是一种“视听艺术”,要想吸引学生,老师首先得有讲课的激情。抑扬顿挫,节奏明显,声情并茂,亲切诚恳,能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吸引全班同学全神贯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表现出自己对所讲的学科和内容的热爱,引起学生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老师讲得再好也不能打动学生。
3.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每一堂课都要精心准备,重点难点反复推敲,对各种不同描述方式权衡利弊,既要讲得明白易懂,又能引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创新的志趣。学生从中会获得很大的喜悦的满足,从而产生很高的热情。
4.,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路清晰。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和科学的求真,事物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东西,当然应该精挑细选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备课时,要“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精、少、新”取胜。
5.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教师业务熟悉,备课充分,做到这一点不会有问题。
6.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在越来越紧张的学时中,可以对课程要求做出选择,哪些内容必须板书推导,哪些可留给学生自己练习。省出的学时用来讲解一些原创性成果的创造者们是怎样在实践基础上归纳提炼,实现突破的。信息量大与教学大纲要求是不矛盾的,也就是说,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各种观点、实际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眼界。
7.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意向学生提供21世纪所必需的知识,可以灵活地、简明扼要地引用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来阐明基本概念的外延、基本原理的应用、基本技术的拓展。现在有些教师用的是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系统、完整,教师基本上按教材备课、按教材讲课,有些甚至不写讲稿,完全是“照本宣科”,学生则很少记笔记,最多是在教材上画道道,课后复习、做作业、考试也只需用教材。教师很少在讲课时引用教材以外的材料,很少向学生介绍“或推荐参考书这是十分不正常的,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不利。
8.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会有同感,到了大学,所有问题都在课堂上讲清楚的教师不是好老师。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问题。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启迪学生思维,训练思维技巧。思维方法和思维技巧超越于任一门课程,而又寓于每一门课程之中,内容极其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中可选择时机,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借题”发挥,点到为止,自然地引导学生领悟开放思维、动态思维、整体思维。
9.能调动学生情绪,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重要的,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高质量就无从谈起。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底,普遍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很少提问、讨论,学校总是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需要我们特别予以重视。
10.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这里特别强凋的是“有效地利用”,而不是形式上的利用。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教学媒体的选取。应该是有区别的,不能搞“一刀切”。
专家听课按评价指标评定等级,并给出总体评价。
以上十项评价指标是针对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而制定的,例如;①.课堂教学重推理缺少综合;②.重课程的系统性缺乏留给学生思维空间:⑧.重课堂灌输缺乏启发式教学:④.重传统方法缺现代科学技术。此外,总体上课程太多,因而要改革课程结构,精减课程门类和学时,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来指导课程的局部优化,把教材体系与教师的讲授体系分开。
因此,在评建过程中,要重视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微观,传授很多具体细节知识,而宏观思维能力训练很少的局面,强调宏观思维能力训练。改变“知识继承型”和“单向灌输式”的传统观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倡学生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考察
1.教学评价工作中,专家组采取适当的方式组织一些抽测,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是获取学校教学工作信息、了解情况的手段之一,也是评价学校教学效果的参考。但不可能是主要依据(时间少,项目和人数也不可能很多)。与此相比,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更为重要。在三严(严格命题、严格考试、严格阅卷评分)基础上的学生考试成绩,更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状况和教学效果。要正确认识抽测的作用,防止过分重视抽测,不要有“应试”的思想。
专家组的抽测,更重视综合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要能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理论知识的抽测,主要是根据学校的专业结构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几门课综合的测试,能力测试则包括计算机应用、外语、实验、基本工艺操作等。在抽测的同时,也能考察学校组织考试工作是否严格、规范。
2.专家组在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时还要抽查学校的一些课程的考卷。对考卷的评阅也有一定的标准。考试试卷评价项目内涵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试题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中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能覆盖课程的基本内容: 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做完;
(2)80%左右的题目属基本要求。20%左右的题目属综合性、思考性、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考试中也要有所反映,试卷就有导向性,试题中要有一些提高性的、灵活的、具有现代性的题目,而不能完全是传统的。
(3)试卷印刷规范,文字、插图工整、清楚、准确。
(4)有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能严格执行。各题应得分无错误。
(5)阅卷评分严格、公正,无误判,减分、加分记号清楚,同类课程采用流水作业判题(即每人只判其中一部分题)。
(6)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命题方式与确定试卷的运行机制。
(7)集体命题、AB卷、由题库生成试卷等。
(8)成绩分布合理。
(9)试卷分析科学、客观,并能反馈、指导教学。
三.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考察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节。高等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①.毕业设计计(论文)是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②.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③.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④.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人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重要评价内容。
专家组在进校前,教育部将会抽调一些毕业设计(论文)请同行专家评阅,专家组在进校后,也要抽查一些毕业设计(论文)。除了能判断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外,还可以了解教学管理、师资情况和教和学风。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有一定的标准。20OO年,教育部曾经要求部分省、市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一个质量评价方案,和专家组所用的大体一致
。
制定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是:①.针对性:根据当前高校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的要求;②.导向性:站在21世纪的高度,考虑毕业设计应达到的要求;③.现实性:在制订评价具体要求的标准时,从大多数院校的实际情况考虑;④可操作性:采用目标管理办法,设计指标时,考虑到远离学校评价时可操作。同时,要能评出等级,指标内涵也要有明确操作。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价方案基本框架:由三个部分和十多个评价要素组成。现在简要介绍一下评价部分和评价要素的内涵:
第一个评价部分:选题质量。它由4个评价要素组成:
1.选题指导思想:选题要按照培养目标,围绕本学科(专业),选择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可对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题目内容应该有一定的覆盖面,即能涵盖本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的内容。每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更新率。
2.题目难易度:选题达到本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知识能力培养的要求,能体现教学计划中对“三基”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坚持每人一题的原则,指导教师可将大而难的题目分解为若干子题目,分解为学生可完成的课题。毕业设计(论文)应有阶段成果。
3.题目工作量:从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开始,预计正常完成设计题目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工作6—8小时,需要12—16周才能完的工作量。
4.联系实际:题目要求能与科研、生产实际相结合。
第二个评价部分:能力水平。由7个评价要素组成:
1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正确,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毕业设计中。
2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并运用恰当。有些学校具体规定了要求学生检索文献资料的最起码的篇数,以及检索外文文献资料的篇数。
3设计(实验)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4计算能力:能进行本专业要求的计算,表现理论依据正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正确。
5外文应用能力: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写出外文摘要至少翻译一篇外文文献并附译文。
6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正确上机使用现有软件或根据设计(论文)题目要求编程上机。
7技术经济分析能力:能对科技项目的课题进行初步经济分析
第三个评价部分:设计(论文)质量。由四项评价要素组成:
1.绘图质量:绘制图纸、表格插图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逐步要求用计算机绘图;
2.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要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项目齐全(项目来源、设计论述依据、任务书、目录、正文、图表、图纸、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评定结果等),撰写400字中文摘要,外文摘要、全文1-2万字以上,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书写工整、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3.规范化程度:毕业设计(论文)的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格式、图纸、实验数据各种标准资料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学校规定。符合各科(专业)国家标准准规定。
4.有无创见性。
此外,还要检查评阅与答辩情况,例如有无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和成绩,答辩委员会意见以及成绩是否恰当等。
专家评阅后将给出等级,并与学校给出的成绩进行比较。
四.关于教学条件的考察
教学条件的要求容易误认为只是一些硬指标,因此在评建过程中只是重视了按照这些指标来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在教学基本建设中,“硬件”(如经费、仪器设备、图书等)指标易量化,一目了然,容易引起重视。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术氛围、对学风教风等方面则不易量化,也容易被忽视。而这些“软件”指标最能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影响又是至关重要的,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但是,从已评过的学校和一些正在准备评价的学校可以看出,“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还较突出,许多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向上级主管部门要钱、要物、争基建上,而对软件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在学校自评建设中,有了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后则下大力气重视软件建设,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专家组在考察中,很注意教学条件的利用情况,例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学生的生均借书量、阅览座位利用率、图书周转量等。又如,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每年每台实验设备使用的人时数等),学校在评建时要予以重视。许多学校,一方面学生正在进行的物理课实验是几人一组,而后续实验的仪器设备却闲置在其它房间里;一方面学生上机时数达不到基本要求,而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房几乎每天上午都是空闲,周六周日也不开放。这些都说明从管理上要效益、要质量,还没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通过前一阶段的评价,专家组评出的不合格项目多数都是在“软件”上,由此也可看出软件建设是难点。
第三部分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高等学校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重视教育思想观念。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已经提出多年,在许多高等院校都开展过大讨论,并且被称为“跨世纪的思考”,在不少领导人的讲话和一些报刊杂志的文章中都有很好的论述,应该说大家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改革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已经成为共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要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这些都已为大家接受。目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要解决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
(2).在基础与专业教育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
(3).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的思想;
(4).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
(5).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
(6).在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本科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从评价工作过程中仍然可以感到各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少问题,都反映了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艰巨任务,也是评建工作中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下面想就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关于办学方向问题 由于不少学校过去是行业办学,因此普遍存在学科比较单一、专业比较狭窄的情况,在确定办学方向时很多学校都能正视这一问题,提出很好的改革方向。但是也有一些学校过于强凋自己的行业特色,仍然把学科和专业限制在很窄的范围内。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的建立,往往由行业需要确定,甚至校名也冠以行业名称,如钢铁、石油、地质、矿业等等,这就必然造成学科比较单一,专业少而窄,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学科水平和办学质量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住进行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时候,必然要进行调整,事实上许多学校已经跳出了行业范闻,大大改变了面貌。人家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干和创新,往往在于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学科水平的提高,需要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支撑。高素质人才的成长也需要有良好的多学科、综合化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此外,随着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由市场需求确定,学科比较单一的高等学校。必定竞争能力较弱,肯定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地位。办学方向问题是一个学校的比较长远的根本问题,要有前瞻性,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用局部的、短时的利害关系,作为考虑的主要依据,要确实按照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来确定。因此,很有必要思考在办学方向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
2.关于培养目标的问题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面,经过这几年的反复学习和讨论,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例如从强调‘专业对口’转向强调适应性的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主的教育,从‘一次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等。特别是教育部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颁布实施以后,各校都按新目录进行了调整,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不仅专业名称改变,而且,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也有很大的改革。对一些课程或教学环节的作用也有新的认识,例如“高等数学”、金工实习等。但是,从一些被评价学校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来看,也有专业名称改变了、拓宽了,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却仍然是几个窄口径专业‘拼盘’的情况,以专业方向模块的名义,维持着很窄的专业口径。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上,对加强基础的原则都能接受,但是在安排时,对过多的专业课总是难以割舍,对专业课程和专业训练环节的作用,仍然带有只是专业知识培养的狭隘认识,不能将它看作是能力培养的‘载体’、‘桥梁’或结合点。
3.关于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差距。
(1).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指导.,现在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落后,例如有些教师用的讲稿都是很久之前的,了无新意,有些则用五、六十年代的资料和观点来讲解现实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学内容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不能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知识,急需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介绍本学科的新思路、新发展、新成就的不很多,这也与当前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在21世纪,向大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这是我们应该很好地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现在看来还需不断深入。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思想,还不能在很多课堂教学中体现。
(2).目前最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系统、完整,教师基本上按教材备课、按教材讲课,有些甚至不写讲稿.完全是“照本宣科”,学生则很少笔记,最多是在教材上画道道,课后复习、做作业、考试也只需用教材。教师很少在讲课时引用教材以外的材料.很少向学生介绍或推荐参考书,这是十分不正常的,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不利,从毕业设计中也可以看出,在所列的参考资料中,大多是已学课程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自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心得体会,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引导学生多肯一些其他书籍,才有可能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充分反映教育思想观念问题。主要问题在于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一讲到底’,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比较普遍,一堂课从头到尾教师讲,讲得很细,追求完全讲懂。启发式少,讨论式少,课堂中双向交流很少,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少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最典型的是讲公式推导,有的老师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讲,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地写,甚至t
gα是哪个边与哪个边之比,也要指点、写清楚,有的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方法和中学筹不多。课堂教学方法落后,严重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课教学中,也还存在指导过细、不敢放手,甚至手把手地教的现象。这种教学状况,十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为薄弱,其原因在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研究和实践较少。住高等学校中,应该将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教材、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等)。此外,不少教师本身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去培养,也不熟悉,还需要有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有待于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去探讨、研究和实践,任务还十分艰巨。
在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议中,关于精品基础课程的建设目标,提出的要求是:①.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②.教学内容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并不断更新;③.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④.拥有一套完善的、立体化先进教材;⑤.形成高水平的授课教师梯队;⑥保障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基本条件。这些是很高的标准,需要我们在评建工作中予以重视,并在课程建设中,努力去争取实现。
4.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问题 开展本科教学评价,各校在教学条件方面的改善十分显著,教学手段现代化有很大进展,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硬件过便,软件过软’,这可能与评价指标体系中关于‘硬件’建设的指标比较具体,而‘软件’要求则比较原则有关。在一些被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硬件建设很重视,通过各种途径筹集经费,短时间内就改善了设备条件。而对软件建设的投入则明显不足(包括资金、精力和时间),当然也有师资培训不及时等问题,因而出现适合本校教学需要的软件很少,设备利用率较低,效果不显著的情况。有的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座位虽然很多,但是却很少使用,或者使用的课件只是一篇篇文字,无异于黑板搬家,更有甚者,则是整堂课只在屏幕上打出一个标题。与硬件建设相比,软件建设要困难得多,在许多方面它体现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果,也就是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成果,因此,还需要更加引起重视。这些年教学手段已经从电化教学走向CAI又走向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各校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特别是在合理有效使用的问题上,仍然任重道远。
5.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在被评价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师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学历、主讲教师资格、教授和副教授上课等,达不到评价指标的要求。这一问题各校部十分重视,制订了不少吸引人才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提高学历、培养人才的措施;相信这些都能很快见到效果。但是感到还有一个问题也要引起注意,就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一些有影响的优秀教师的树立。纵观国内外的名牌大学,无一不是以拥有一流的教师而并称,这些名师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因而不仅自己学术成就巨大,也培养造就了许多优秀人才。‘严师出高徒’或者说‘名师出高徒’,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也是我们今后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加以注意的。教育部今年评出了百名名师,是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的。 另外.现在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提高了.还需重视高学历人才的教学能力的培训。
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需要我们不断去适应。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只是想说明转
变教育思想观念的任务还要继续努力完成。
长春大学评建办公室
200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