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首页 >> 新闻总览 >> 正文

 

文化建设始终在路上

——长春大学“文化建设年”回顾

阅读量: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2016年是学校党委确定的“文化建设年”。一年来,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党委宣传部紧密围绕“文化建设年”的工作要求,以“丰富文化内涵,凸显文化特色,增进文化自觉,提振长大精神”为核心目标,以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党建、学生、后勤工作同向同行、互为促进、共同提高为工作原则,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学院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有效契合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的文化建设需求,统筹推进了“文化建设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全校上下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干部教师学生的文化自觉,增进了文化自信,取得了一批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对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性,着力以“文化建设年”为契机,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大学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长春大学“文化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部署学校的文化建设。党委副书记靳国庆、原纪委书记陈权从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角度,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工作思路和推进路径,确保学校文化建设有正确的方向、适用的方法和明显的成效。    

二是加大建设投入。学校从2016年年度预算中单独划拨文化建设经费,用于支持文化建设工作。一年来,在政策资金的保障下,学校12项院级文化品牌得以立项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原有文化品牌的传承,也催生了新生文化品牌的兴起。原有文化品牌如:星期音乐会、数理文化节、管理学院科技文化节、经济学院经济热点沙龙、外语节、食品文化节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生文化品牌如: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电子科技文化节、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互联网+”文化沙龙、园林学院园林文化节等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学校的文化项目:国院教育学院“国际桥”系列文化活动、党委宣传部校园文化建设微广场、校团委青年科技文化艺术节、文学院千鸟话剧社等文化品牌还荣获省教育厅2016年度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三是落实责任分工。出台《长春大学“文化建设年”实施方案》,提出39项建设任务,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协办单位,做到任务清晰,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两次深入到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及有关处室进行工作调研,召开“文化建设年”工作座谈会,推进各项建设任务有序进行,确保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文化是师生的家园。构建精神家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一是凝练完善学校核心理念系统。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宣传“知行合一,诚信至善”校训精神、“以学为本、以用为要”的办学理念和“厚德乐善、自强不息、求实尚行”的学校精神;征集梳理完善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文字表述;征集完善了校体字、校标等标识系统;成立校史编撰组,启动1992年以来的校史编撰工作;进一步征集完善校歌。    

二是建设特殊教育文化生态。以特殊教育学院建院30年为契机,启动庆祝建院30周年筹备活动,重点围绕师生书画艺术作品展、30年办学成果展、30年回忆录、“桃李芬芳”作品集、特教宣传片和特殊教育国际论坛等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以此深入总结和挖掘30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特质,推进特殊教育文化生态建设。    

三是继续强化微广场“小平台,大文化”的宣教功能。一年来,共举办微广场展览14期,涵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廉政文化、书画蛋雕艺术、萨满文化、插花艺术、食品文化、机械设计等文化项目,集中展现了学校师生的文化艺术和各单位的文化品牌。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东丰县农民画画家等团体和个人,以及校内近万人次前来观展,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了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社会的共识。社会对一所大学形成的共识是这所大学大学文化的外延反应,其核心是教师、学生、校友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以“文化建设年”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校友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经省教育厅核准发布实施的《长春大学章程》为根本,利用校园网、校报、官方微信等平台进行广泛宣讲和解读,有效落实《长春大学章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进一步对1992年以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废改立,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法治校园和依法治校进程;组织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校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推进校务公开和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程。    

二是强化行为规范。全面贯彻落实《长春大学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长春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学术道德诚信建设;制定《长春大学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和《长春大学大学生文明行为公约》,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和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以创作毕业纪念册、毕业留言墙活动为依托,加强毕业文化建设,引导毕业生关心热爱母校,形成文明离校新风尚;建立知名校友资料库,大力开展寻访优秀校友活动,启动编制《长春大学百名优秀校友录》工作。    

三是加强对外宣传。“文化建设年”的启动,伴随而来的是各单位宣传意识的提升,长春大学2016年对外宣传的质量和频次大幅提升,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2016年截至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吉林卫视、《吉林日报》等省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宣传学校近300次,集中宣传报道了学校发展建设动态和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道数量较2015年增幅近5倍,较好地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学校形象。    

文化是血脉的传承。文化是根,它存储于每个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过的人的内心,有了文化基因的存在,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每个人永恒的记忆。

一是切实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各学院以“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分别制定文化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院的规章制度,梳理了学院的发展脉络,集中精力凝练了学院的院训、院徽、办学理念等理念系统,精心设计和建设了具有学院特点的廊道文化。在推进学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已经毕业的校友,看到已经建成的学院文化墙,还专程赶回来与之合影,来找回大学最美好的记忆。很多教师学生也感受到学院环境和氛围的变化,他们都觉得现在来到学院有了更多的舒适感和归属感,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郁了。   

二是加强校园整体环境建设。在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选址推进新校区建设项目。学校加大了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校卫生大清扫活动,拆除了二公寓,对有关建筑进行了防护改造。鉴于学校迁校等客观原因,着眼于落小落细落实,以省钱和可重复使用为原则进行校园美化。发挥美术学院师生和刀画学生社团专业优势,在东、西两个校区有关墙体和路面,进行了墙体彩绘和井盖涂鸦,给校园以清新、可爱的美感,受到媒体关注和师生好评;发挥园林学院师生的专业优势,对校园树种进行了专业的鉴别,为每一种树木都做了带有二维码的标牌,用手机扫码便可了解此树种的生长习性等,通过此项活动,美化了校园环境,增进了文化气息;在东、西校区悬挂“文化建设年”宣传板示,宣传校训、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团风”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学校从建设平安校园总目标出发,从“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意识,建设安全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将校园安全工作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依托自主研发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开发的60余门安全微课已通过PC机和手机终端了传递到广大师生,实现了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化;培育开发的“高校云点餐”学生创业项目,为部分师生提供了安全、价廉并快捷的网络订餐服务,化解了外卖所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校内交通安全和治安安全问题;通过落实过程管理,加强部门联动,狠抓检查整改,经常性组织校内防火演练和开展寝室安全文化节,全校上下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校园安全文化日渐浓郁。    

一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一些成效。但大学文化建设远没有结束,它始终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伴随在我们办学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希望全校上下以此次“文化建设年”为契机,不断强化文化建设意识,努力建设文化长大,为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展现文化魅力,贡献文化力量。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白璐

最新动态
  •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9月26日上午,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华为吉林区域总部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副校长孙大文、副校长张洪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企总经理顾峰、副总经理战亮、政企教育医疗总经理李明出席仪式。顾峰在致辞中表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数字技术的头部企业,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为30多亿人提供服务。自93年入驻吉林以来,与吉林共发展,同时与省内高校保持密切合作。....

  • 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一行到学校开展调研

    9月25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钱锋,中国残联第八届主席团主席程凯一行率调研组到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秦海涛,省政协社法委主任赵振民、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王敬锋,吉林省残联党组书记、执行理事会理事长李继东,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校长韩业、副校长张洪杰陪同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学校校史馆,详细了解学校高等特殊教育38年来发展历程、学科科研、....

  • 我校学生荣获全国残特奥会旱地冰壶听力残疾组银牌

    9月18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全国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学生李沐新、李君豪、吕佳、任治安、何嘉婧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听力残疾组银牌。此次赛事充分展现了残障学子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生动诠释了 “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残奥精神风貌。学校将持续聚焦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进一步完善训练保障体系,....

  • 校妇委会举办“弘扬抗战精神 致敬巾帼力量”妇女干部培训活动

    9月26日,校妇委会举办“弘扬抗战精神 致敬巾帼力量”妇女干部培训活动,获评省市“三八红旗集体”代表、“三八红旗手”、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加活动。妇女干部走进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依次走进《新民更新》和《长春故事:城市近代史简史》等展区,重温了长春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峥嵘历史,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特展区《抗战中的女性力量》聚焦女性在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三次(扩大)会议

    9月26日下午,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三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通报学校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总体情况,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主持。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刻阐明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