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首页 >> 新闻总览 >> 正文

 

“争做黄大年式的好老师”长春大学团风育人标兵事迹展播(三)

阅读量: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审稿:张洪昭

 

经基层党组织推荐,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审,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经过公示后确定(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宁、马东辉、王晓红、史玉凤、乔靓、刘海涵、孙海欣、李杰、李庆华、李桂英、杨帆、吴佳楠、邹险峰、张春颖、赵剑、赵喜纯、胡小颖、祝英杰、秦宏伍、顾杨妹20名同志为“争做黄大年式的好老师”长春大学团风育人标兵。

我们将对以上老师的个人事迹进行展播,每期推出2人。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迎接第33个教师节,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身边那些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

 

理学院 乔靓

 

  • 乔靓,女,38岁,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系主任,应用物理学校级品牌专业负责人,教工二支部书记,长春大学团风学苑教师学员。

  • 专业建设成果显著。乔靓作为应用物理系主任,应用物理学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在校内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得160万元的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建设。

  • 科学研究成果突出。2010年,乔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这是长春大学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随后,乔靓相继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2012年获得“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三项;作为参加人,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40多篇。

  • 传道授业倾心尽力。乔靓多次获得“长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获得“长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三等奖”;在课余时间为有意愿考研的同学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和辅导。

  • 学生培养全力以赴。乔靓指导学生获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竭尽全力。乔靓进行了材料设计实验室的改造,并负责材料设计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作为硕士生指导教师,乔靓严格要求学生,严谨治学,身体力行。

乔靓同志2007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来校工作。十年来,乔靓同志积极要求上进,工作责任心强,身为教师,为人师表,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6年,乔靓同志获得“长春大学巾帼建功岗位标兵”称号。

倾注真情育英才,教书育人结硕果

1.专业建设成果显著。乔靓同志作为应用物理系的系主任和应用物理学校级品牌专业负责人,负责应用物理系的教学、科研、学生考研和就业等工作,协助院领导组织应用物理系教师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乔靓同志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开展社会调研,努力做好专业建设规划,组织完成了应用物理学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撰写,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乔靓同志作为专业负责人,应用物理学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在2015年进行的校内专业评估中,在乔靓同志的带领下,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努力,应用物理学专业获得了评估优秀的优异成绩。2015年,乔靓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得了160万元的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用于“长春大学应用物理学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了材料力学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

2.传道授业倾心尽力。乔靓同志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认真备课和授课,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爱戴。乔靓老师教学效果好,多次获得“长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获得“长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三等奖”,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督导组专项检查中,被评价为课堂教学效果好。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为有意愿考研的同学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和辅导,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充与考研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考研专业课辅导,并帮助学生积极搜集考研信息,充分为学生考研创造有利条件。目前,乔靓同志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的多名学生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从事科学研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3.学生培养全力以赴。乔靓同志一直坚持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乔靓老师一直坚持执行“本科生导师制”,亲自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定期开展小组讨论,为学生解疑释惑。乔靓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竞赛,指导学生获得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获得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贯彻“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带领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将本科生按照硕士生的模式进行培养,拓展了“本科生导师”制的业务范围,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例如,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2014级的李丰印同学送到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该同学目前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吉林大学相关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

踏实进取求学问,科研成果获佳绩

1.科学研究成果突出。乔靓同志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吉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理论化学研究所及吉林师范大学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多个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乔靓同志积极投身于科研实践,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实验室中经常会有她忙碌工作的身影。正是这长期以来的坚持和努力,才取得了如此优异的科研成果。

2010年,乔靓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这是长春大学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随后,作为项目负责人相继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多项;2012年获得“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三项;作为参加人,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40多篇。

2.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竭尽全力。乔靓同志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作为材料设计与量子模拟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吉林省创新团队的成员,竭尽全力为学科和专业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协助学科带头人进行了材料设计实验室的改造、计算机集群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及MedeA-VASP)的申报、采购和验收工作,并负责材料设计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经过学科多年的努力,2015年开始进行首届硕士研究生招生。作为硕士生指导教师,乔靓同志严格要求学生,严谨治学,身体力行,其所指导的2015级研究生李宇鹏各方面表现优异,被选为研究生学生会主席,目前已毕业留校任教。

3.科研服务教学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乔靓同志在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同时,还积极地把专业的研究热点以及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积极联系省内各高校,带领本科生利用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到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参观和学习,加强学生考研的信心和决心。同时,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近年来,指导学生在省级相关赛事上获奖2项,校级相关赛事上获奖4项。在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比赛的同时,积极组织低年级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省级赛事的观摩和学习。2016年和2017年,乔靓同志积极与吉林省科技教育学会联系,为长春大学应用物理系学生争取了到东北师范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观摩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机会,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乔靓同志学历高、能力强、工作务实,珍惜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热爱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以来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坚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放在首位,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一切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创一流的业绩,争取成为黄大年式的好老师!

 

特殊教育学院 刘海涵

 

  • 刘海涵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4年,从手语的文盲到和听障学生知心达意,从救治身体病痛到疏导心理困惑,刘海涵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外人的不解,但不懈的手语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的提升,让她成为了学生们的好妈妈、好朋友、好老师。 

  • 多年来,刘海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创新科学的思政手段,树立残疾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全面提升人才质量打好基础,创建四育人工作法,发挥党组织育人职能,让残疾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的进步。以科技创新为内涵,提升学生科技能力、动手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文体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平台中展现自我,增加自信,拥有健康、乐观的心态,丰富大学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社会服务为宗旨,让残疾学生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而将这种爱倾注在学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温暖却能让学生们回味一生。刘海涵,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倾注了母爱的老师,被学生们誉为刘妈妈的她,常常这样说:“身体上的残缺不是缺陷,只要有一颗坚强、自信、乐观的内心,他们和我们一样”。

平凡人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中透着一股专劲儿

14年前,刘海涵由一名医务工作者转行做了辅导员,对于刘海涵来说,从救治身体病痛到疏导心理困惑,远比想象中难很多。经历了从手语的文盲到与听障学生知心达意,让她更加意识到,单会交流是不够的。想要真正为残疾学生答疑解惑,必须熟悉学生的特性,了解学生的身体特征、掌握的心理状态。跨入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门槛,不懈的手语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的提升,也收获了学生们的信任,她成了学生们的好妈妈、好朋友、好老师。

勤于思考,倾情付出,工作中透着一股巧劲儿

多年来,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创新科学的思政手段,树立残疾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全面提升人才质量打好基础,创建四育人工作法,发挥党组织育人职能,让残疾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的进步。在学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党员代表,2005级杨翠、2008级周璇、2009级殷士静、2010级徐帅、2012级向静、卫东文等多次获得省市十佳大学生、长春市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残疾大学生励志奖、中国电信天翼奖学金等荣誉称号。以科技创新为内涵,提升学生科技能力、动手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刘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下,2011级视障学生王梓蘅在校期间创办了O2O模式的推拿养生会馆,一方面服务于社区,一方面课余时间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2015年获得吉林省大学生挑战杯金奖。听障学生王宏宇在校期间创办了“画语”文化传播公司,两年内组织同专业学生集体创业,利润达20多万元,他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获得全国铜奖。以文体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平台中展现自我,增加自信,拥有健康、乐观的心态,丰富大学业余文化生活。我院“光音之翼”残疾人艺术团集合视障和听障学生,打造的文艺作品聋人舞蹈《绿野》、《飞舞的丹顶鹤》;盲人小合唱《游击队之歌》;聋人话剧《生命誓言》、《感恩》连续四届荣获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五项一等奖。弘扬团风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磨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志,组建“推拿养生协会”和“心手相牵手语培训营”常年服务于周边环卫工人社区、公交巴士公司、银行、车站、医院等服务机构。让残疾学生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因材施教,个性展示,发挥特长,一个巧劲儿的培养,让所有的残疾学生在成长中一个都不能少。

持之以恒,实干创新,工作中透着一股韧劲儿

都说特教工作不好干,付出多收入少,但刘海涵还是一干就是十四年,,十几年如一日,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满足,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尽管有时家人有意见,认为她关心的少,她总是笑着说:换位思考,如果我的孩子离开家,我也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好老师,可以全心全意的对待我的孩子。对于年迈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更多的是愧疚。2015年的清明节,正好刘海涵要准备带学生去中央电视台演出,没想到出发前,一个听障女生剧烈腹痛入院,经检查是卵巢囊肿急需手术,在医院折腾了整个下午还没来及休息,刘海涵就接到家里父亲病危的电话,请学院领导来医院接替她后,她急忙跑到家,内疚的握着父亲的手,父亲却虚弱的说:“姑娘啊!谁家不死人啊,学生的事最重要,别担心我”。经过积极抢救,父亲转危为安。安顿好父亲后,刘海涵又紧急返回医院,这时患病女孩刚从手术室推出来,她流着泪紧握着刘海涵的手,不住点头,医院说幸亏送来及时,否则一侧卵巢就保不住了。看到学生化险为夷,刘海涵总算松了口气,回到家已经凌晨两点,简单的收拾行李,一夜没睡,凌晨四点带着学生出发去了北京。工作中就是这股韧劲儿,让她从不觉得累,她觉得这是学校的培养,是家长的嘱托、是学生的信任,就应该一如既往。

越是不计较,越是有收获,2011年刘海涵被评为全国特教园丁、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长春市师德标兵,2012年被评为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吉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长春市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年当选为省十届党代会代表、2014年被评为长春市巾帼十杰,2017年刘海涵当选为省十一届党代会代表。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刘海涵是幸福的,在她的信念中,只要学生们健康、快乐并学有所长就是她最大的梦想。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白璐

最新动态
  •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9月26日上午,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华为吉林区域总部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副校长孙大文、副校长张洪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企总经理顾峰、副总经理战亮、政企教育医疗总经理李明出席仪式。顾峰在致辞中表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数字技术的头部企业,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为30多亿人提供服务。自93年入驻吉林以来,与吉林共发展,同时与省内高校保持密切合作。....

  • 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一行到学校开展调研

    9月25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阮成发,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钱锋,中国残联第八届主席团主席程凯一行率调研组到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秦海涛,省政协社法委主任赵振民、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王敬锋,吉林省残联党组书记、执行理事会理事长李继东,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校长韩业、副校长张洪杰陪同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学校校史馆,详细了解学校高等特殊教育38年来发展历程、学科科研、....

  • 我校学生荣获全国残特奥会旱地冰壶听力残疾组银牌

    9月18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全国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学生李沐新、李君豪、吕佳、任治安、何嘉婧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听力残疾组银牌。此次赛事充分展现了残障学子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生动诠释了 “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残奥精神风貌。学校将持续聚焦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进一步完善训练保障体系,....

  • 校妇委会举办“弘扬抗战精神 致敬巾帼力量”妇女干部培训活动

    9月26日,校妇委会举办“弘扬抗战精神 致敬巾帼力量”妇女干部培训活动,获评省市“三八红旗集体”代表、“三八红旗手”、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加活动。妇女干部走进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依次走进《新民更新》和《长春故事:城市近代史简史》等展区,重温了长春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峥嵘历史,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特展区《抗战中的女性力量》聚焦女性在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三次(扩大)会议

    9月26日下午,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三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通报学校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总体情况,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所永吉主持。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刻阐明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