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首页 >> 新闻总览 >> 正文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

阅读量:

新闻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组织员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机关党委) 采写:李巍 审稿:张献

9月26日下午,学校举办2024年第3期(总第4期)青年干部“知·行”讲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到校作了题为《面向现实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专题讲座。讲堂由学校党委书记孙爱军主持。

孙正聿教授从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学生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以教育家精神办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办学院、以教育家精神提升办学质量、以教育家精神从事教育事业和以教育家精神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和发展路径。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围绕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管理体系与管理队伍和校风、师风、学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孙正聿教授指出,高校要加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要加强学科体系与学院建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新技术革命与交叉学科的相互促进。他从技能、技术、学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实践经验、问题导向与理论思维三个层面阐述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和情怀以及“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理想和追求,学者是一种人格化的学术,大学老师要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教师与团队之间提倡人格上相互尊重、学问上相互欣赏、事业上相互成就。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孙正聿教授指出大学教育的双重目标是培养“人”与培养“某种人”的相互融合,大学教育的双重提升是“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大学教育的两种类型是“研究型”与“应用型”的自我定位,大学教育的人格境界是培养学生好奇心、责任心、自尊心。

学校党委书记孙爱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孙正聿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享誉学界,桃李满园,是真正的“大先生”。他强调,孙正聿教授的讲座对于学校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落实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有益的启发。

学校领导,处级干部,教学单位系(室、中心)主任参加本期讲堂。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迪

最新动态
  • 我校研究生在“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2024年“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公布,我校18支研究生参赛队伍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本届竞赛,共有来自国内外521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支队伍参赛。....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魏长宝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魏长宝一行来校调研,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巩英春出席会议。巩英春对魏长宝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交流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与发展内涵、学科布局。并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术资源,不断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努力多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双方能进一步拓展学术合作空间,丰富学术合作内容,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 我校接受吉林省泽威经贸有限公司捐赠体外除颤器

    11月15日下午,吉林省泽威经贸有限公司捐赠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仪式在我校举行。校医院院长岳利军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设备。AED被认为是抢救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院前急救设备。捐赠仪式现场,公司技术人员利用模拟人道具向与会人员演示了AED的使用方法。近期,校工会将与校医院联合开展教职工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以及AED使用普及工作,提高校园应急救治能力,切实增强校园健康安全保障水平。工会负责人、图书馆负责人参加捐赠仪式。....

  • 我校团课被收录为吉林省高校团校团课案例

    近日,我校管理学院教师王绮带领的课题组制作的团课《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年建功势当先》成功被收录于吉林省高校团校团课资源库。《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年建功势当先》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团课教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结合国内典型乡村振兴案例,为学生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团课教育的协同推进,不断拓宽融合渠道,提升两者教育实效,....

  • 中国新闻网报道我校“逐暗逐光”乐队用音乐去逐光

    在吉林长春,有这样一支特殊的乐队,演奏时不用乐谱、没有眼神交流,日常训练主要依靠成员之间的默契。“逐暗逐光”乐队由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视障学生组成。对于“逐暗逐光”乐队成员来说,在台上演奏的每一个音符、在幕后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意义非凡。他们热爱音乐,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这份热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国新闻网对此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