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首页 >> 新闻总览 >> 正文

写在长春大学弘扬“团风”精神35周年之际

阅读量:

新闻来源:团委 采写:张悠然 审稿:王建光

在全校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之际,为更好地传承、弘扬“团风”精神,发挥“团风”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5月8日下午,学校召开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暨弘扬“团风”精神35周年大会,对我校弘扬“团风”精神的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对未来进一步传承弘扬“团风”精神做出部署与展望。

时间的轮盘拨回到35年前。1989年4月的一天,长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大学生金燮,突然收到了署名“团风”的汇款单。随后,多张汇款单接连而至,越来越多的生活困难学生陆续收到以“团风”名义的资助汇款,“团风”自此诞生在长春大学这片沃土上。

多年来,“团风”从初期的个体扶贫助困的爱心行动,发展为后来一系列向上向善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的精神内涵,成为一代代长大青年砥砺前行、不断奋进的精神底色。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筑新时代思想育人体系,将“团风”精神融入学校发展改革的各个方面,不断赋予“团风”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打造了以“团风”精神为主线的育人品牌,创建了师生联动协同推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团风”精神凝思想引领“源力”。35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以校、院两级“团风”青马工程和团校为阵地,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用党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持续实施价值引领工程,依托“团风”“青马”、党史、团史等宣讲团,开展校内外宣讲1500余场,学生获全国宣讲联赛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大力培育“团风”榜样典型,20多个支部获评全国、吉林省“活力团支部”,学院学生会项目获评全国学联“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项目和最受欢迎项目,60余名学子获评全国“自强之星”、吉林省“十佳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等,引领广大学子将“团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团风”精神聚实践育人“合力”。35年来,学校着力拓展实践育人载体,累计发动17万人次参与到“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中,学校先后2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深耕志愿服务品牌,先后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届东北亚博览会、空军航空展等大型赛会选派“团风”志愿者1万余名,累计服务时长48000多小时,外国语学院“一团一”志愿服务项目、特殊教育学院“团风推拿养生”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推进科创竞赛培育体系建设,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7个,“团风创新创业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40余名学生获全国奖项。

“团风”精神增校园文化“引力”。35年来,学校以“团风”为核心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搭建高水平艺术实践平台,精心营造以“团风”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央视综艺频道和吉林广电专场演出等大型活动60余次;彰显学生社团育人作用,联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建设高质量社团,“光音之冀”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连续六届获一等奖,FCC车队社团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多次获一、二等奖,模拟政协提案协会的提案作品连续两年获全国最佳模拟提案作品等。

35年沉淀了一种信念,35年升华了一种品格。从35年前名为“团风”的汇款单,到踊跃争先的“团风”志愿者,“团风”精神流淌在每一代长大人的血脉里,并随着时代变化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面向未来,全校师生要牢牢把握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矢志成为弘扬“团风”精神的先锋队、讲好“团风”故事的主力军,凝聚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磅礴力量,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长大新贡献。

把牢“有理想”的首要标准,推动“关爱他人”品格不断升华。广大青年要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将“团风”精神融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学习生活中,要关注关爱家庭贫困学生、残障学生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用大爱助力青年学子成长;在工作实践中,要切实为同学、为群众做实事,全面提升大局贡献度;在学校发展中,要围绕师生关切建言献策,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突出“敢担当”的时代要求,引领“无私奉献”理念与时俱进。各级团组织要精心设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不断强化组织育人实效;要积极开展“团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服务奉献中提升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广泛发动青年学子投身“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团风”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

锤炼“能吃苦”的坚毅品格,助力“立志成才”要求落地生根。课堂之上,同学们要勤学苦练,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课堂之外,师生们要走进社会、企业和乡村,细致调研、教学相长,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提升双创能力、助力人才培养;急难险重时刻,青年要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勇当“突击队”“生力军”,以实际行动砥砺成才志,建功新时代。

弘扬“肯奋斗”的光荣传统,紧扣“报效祖国”目标行稳致远。新时代的“团风”青年,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参与“返家乡”社区服务和政务实习,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发展;要投身全面振兴火热实践,扎根吉林大地做贡献,在推进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彰显青春担当;要通过积极参与“西部计划”“百名硕博计划”,奔赴基层岗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唱响时代旋律。

新时代的“团风”精神正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整装待发,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团风”精神、将“团风”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我们的长大梦、青春梦、中国梦,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在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干,在奋进的时代建功立业!

审核发布: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迪

最新动态
  • 学校举行“梦想领航 青春绽放”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专场文艺演出

    为弘扬五四精神,激扬青春力量,4月29日,由党委宣传部、团委、音乐学院主办的“梦想领航 青春绽放”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剑飞、党委副书记巩英春出席活动。演出由舞蹈《风华盛茂》开场,歌曲《爱永在》、《篇章》,舞蹈《十八焕蝶》,歌曲《长大》,男声重唱《山山而川》,舞蹈《永不停跳的舞步》,混声合唱《世界赠予我的》,歌曲《我在吉林你在哪》,室内乐《溯鲸》等节目精彩呈现,....

  • 我校特殊教育学院教师受邀参加“数智AI技术驱动的智慧教学成果培育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数智AI技术驱动的智慧教学成果培育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杭州举办。我校特殊教育学院6名教师受邀参加。副院长杨帆作了题为《教学成果奖申报体会与案例分享——以〈听障美术人才职业化素养构建策略研究与实践〉为例》的专题报告,围绕教学成果奖的核心内涵和申报要点,分享了特殊教育领域的差异化研究路径;从听障生视觉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双创意识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

  • 学校与博大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交流

    4月25日,副校长周婷婷带队到博大教育集团走访调研。博大教育集团总裁朱敏、学校音乐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朱敏详细介绍了集团在教育培训、互联网直播、文创旅游研学等主营业务的开展情况及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期待与长春大学在音乐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艺术人才联合培养、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周婷婷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音乐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成果,希望与博大教育集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 学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推进校企双方精准对接,为毕业生拓宽省内优质就业空间,4月25日,校长韩业带队到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连和、吉林省万和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逯艳杨,学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交流。....

  • 学校开展“放飞梦想 拥抱春天”主题春季徒步活动

    为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开展,增强全校教职工凝聚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4月25日中午,校工会在长春友谊公园开展“放飞梦想 拥抱春天”主题春季徒步活动,全校270名教职工参加活动。徒步队伍从友谊公园滨水休闲区出发,绕行公园湖区一周,其间经过合影、趣味寻宝、环湖徒步打卡、幸运抽奖等多个环节,教职工穿行在栈道的树荫下,呼吸着沁着草木芬芳的自然气息结伴而行,欢声笑语洒落一路。通过此次活动,教职工亲近自然、....